主题
网络模型
OSI 七层模型
OSI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)是一个概念模型,也就是说 OSI 从来没有被真正的实现过,但是又是在做网络协议时必须参考的一个模型。
层级 | 层级名称 | 核心功能 | 常见协议/设备 | 应用场景示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第 7 层 | 应用层 | 提供用户接口,直接面向应用程序的网络服务 | HTTP/HTTPS、FTP、SMTP、DNS、Telnet、SNMP | 网页浏览(HTTP)、文件传输(FTP)、电子邮件收发(SMTP/IMAP)、域名解析(DNS) |
第 6 层 | 表示层 | 数据格式转换、加密解密、压缩解压缩 | ASCII、JPEG、MPEG、SSL/TLS(部分功能) | 网页内容压缩(GZIP)、图片格式转换(JPEG)、数据加密(SSL/TLS) |
第 5 层 | 会话层 | 建立、管理和终止会话连接 | RPC(远程过程调用)、NetBIOS、SQL | 数据库连接会话(SQL)、远程系统控制(RPC) |
第 4 层 | 传输层 | 端到端数据传输控制,提供可靠/不可靠传输 | TCP(可靠)、UDP(不可靠)、SPX | 网页加载(TCP)、视频流媒体(UDP)、在线游戏(UDP) |
第 3 层 | 网络层 | 逻辑地址寻址(IP)、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| IP、ICMP、OSPF、BGP、路由器 | 跨网络通信(IP)、路由路径选择(OSPF/BGP) |
第 2 层 | 数据链路层 | 物理地址寻址(MAC)、帧封装与差错控制 | 以太网(IEEE 802.3)、PPP、VLAN、交换机 | 局域网通信(以太网)、点对点连接(PPP)、虚拟局域网划分(VLAN) |
第 1 层 | 物理层 | 物理介质传输原始比特流 | 双绞线、光纤、集线器、中继器、物理接口标准(如 RS-232) | 网线连接(RJ45)、光纤数据传输、信号放大(中继器) |
TCP/IP 四层模型
TCP/IP 四层模型 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型,我们可以将 TCP / IP 模型看作是 OSI 七层模型的精简版本,由上至下以 4 层组成:
- 应用层
- 传输层
- 网络层
- 网络接口层
TCP/IP 五层模型
你可能会看到,有些地方也会将 TCP/IP 模型分为“五层”,其实和 TCP/IP 四层模型类似:
- 应用层
- 传输层
- 网络层
- 数据链路层
- 物理层